本产品为2G/2D级防爆车辆,可在含有IIA、IIB级, T4(135℃)温度组别的爆炸性气体形成的1区、2区或T4(135℃)温度组别的非导电性粉尘形成的21区、22区危险场所内安全作业。本车不能在危险场所0区、20区内工作。
一、危险场所:由于存在易燃易爆性气体、蒸气、粉尘、纤维或飞絮等具有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的场所。典型的危险场所,如石油化工行业中爆炸性物质的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煤矿井下(由于煤层中不断渗透出的甲烷气体而形成的工作环境)等等。按照GB 3836.14—2000(等同于IEC60079-10)要求,可用类别、区域 和组别三层概念来说明危险场所的划分。
----1、爆炸性物质的分类:标准将爆炸性物质分为III类:
I类:矿井甲烷;
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物)。
既首先要确定环境中存在着何类爆炸性物质,然后才按气体或粉尘的不同对危险场所进行划分。
----2、危险场所的界定
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20区、21区和22区。
---- (1) 爆炸性气体环境 GB 3836.14—2000标准中规定: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 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对危险场所的界定,解决了危险场所划分中爆炸性物质存在的时间问题。那么,长时间存在或偶尔发生的时间概念又怎么界定呢?欧洲有关资料中也相应地给出了具体的规定,见下表1。
表1 场所划分
危险物质 | 长期存在 (大于1000h/年) | 正常运行时存在 (10-1000 h/年) | 仅在不正常时存在 (少于10 h/年) |
气体 | 0区 | 1区 | 2区 |
(2)可燃性粉尘环境 GB12476.1-2000标准中规定: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3、气体类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
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气体组别 |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mm) |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
IIA | MESG≥0.9 | MICR>0.8 |
IIB | 0.9>MESG>0.5 | 0.8≥MICR≥0.45 |
IIC | 0.5≥MESG | 0.45>MICR |
4、温度类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
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类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温度级别IEC/EN /GB 3836 | 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T[℃] | 可燃性物质的点燃温度[ ℃] |
T1 | 450 | T>450 |
T2 | 300 | 450≥T>300 |
T3 | 200 | 300≥T>200 |
T4 | 135 | 200≥T>135 |
T5 | 100 | 135≥T>100 |
T6 | 85 | 100≥T>85 |
5、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见表4。
表4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示例表
类 和 级 | 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毫米) | 引燃温度(0C)与组别 |
T1 | T2 | T3 | T4 |
T>450 | 450≥T>300 | 300≥T>200 | 200≥T>135 |
II | MESG=1.14 | 甲烷 |
|
|
|
IIA | 0.9 | 乙烷、丙烷、丙酮、苯乙烯、氯乙烯、氨苯、甲苯、苯氨、甲醇、一氧化碳、乙酸乙酯、乙酸、丙烯晴 | 丁烷、乙醇、丙烯、丁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酸戊酯、乙酸酐 | 戊烷、己烷、庚烷、癸烷、辛烷、汽油、硫化氢、环己烷 | 乙醚、乙醛 |
IIB | 0.5 | 二甲醚、民用煤气、环丙烷 |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丁二烯、乙烯 | 异戊二烯 |
|
IIC | MESG≤0.5 | 水煤气、氢、焦炉煤气 | 乙炔 |
|
|
二、工作条件:本车在下列条件下能可靠的工作
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
2、环境温度在-20°C~4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相当于25°C时);
3、在周围介质中,所含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其气体类别为ⅡA、ⅡB,温度等级为T4;
4. 在周围介质中,所含非导电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温度等级为T4;
4、运行路面不妨碍传导车辆上产生的静电荷;
5、无剧烈震动或冲击的地方;
6、无破坏金属材料和绝缘性能的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
7、 无雨水或滴水,叉车严禁雨天在雨中操作;
8、地面平整、通风、防晒的防爆场地。
9、蓄电池充电后用湿抹布擦干净。
10、叉车不能露天存放,露天存放时需用雨布覆盖。
11、清洗叉车时严禁用水直接冲洗。
12、叉车严禁雨天在雨中操作。
13、该车辆禁止频繁急刹。